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活动 中央财经大学拟录取名单深度分析!

中央财经大学拟录取名单深度分析!

2025-10-20


NEWS

写在前面


最近,中央财经大学2026届推免拟录取名单正式公布。1019人——中财推免拟录取人数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一片“扩招”声中,博士名额却呈现断崖式收缩,仅录取51人,较三年前直接腰斩。一边是硕士名额的持续扩张,尤其是专硕项目肉眼可见地增多;另一边,直博与学硕的通道却在逐步收紧,非科研背景的同学越来越难脱颖而出。


这场看似“大放水”的扩招,实则悄然宣告了一个全新保研时代的到来——推免制度,正步入一个“专硕主导”的结构性调整周期


机会真的变多了吗?哪些院系和专业已释放出明确信号?这篇数据深度解析,小录带你读懂中财保研名单背后的底层逻辑,助你提前校准冲刺方向。



BAOYANLU






01/

2026届总览:扩招信号延续

BAOYANLU BAOYANLU


根据中央财经大学官网发布的2026届推荐免试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央财今年推免阶段拟录取共1019名学生,相比2025年有一定幅度扩招。其中,硕士生968人,直博及硕博连读51人,硕士依旧是主力方向。(点此测一测你的保研院校)


可以明确看到,中财在研究生招生结构上,依旧坚持“硕士为主、博士提质”的布局思路——在扩招的同时,也在持续优化培养层次。


2026推免各学院拟录取.png


从各学院录取人数来看,前三名依然是老熟人:金融学院(199人,含13名推免博士)、会计学院(135人,含12名推免博士)、法学院(119人,含12名推免博士)。这三大院系连续多年占据推免榜前列,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财的重心与生源吸引力。


而另一方面,拟录取人数相对较少的院系包括:国际文化交流学院(4人)、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9人)、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9人)。这些学院多为规模较小或研究方向相对垂直的单位,名额有限也属正常。


2026推免硕士率.png


在全部24个招生单位中,14个院系仅接收硕士生。其中:拟录取硕士人数*多的是财政税务学院(83人);*少的则是国际文化交流学院(4人)。(点此测一测你的保研院校)


其余10个院系均有推免博士招生。其中,金融学院直博与硕博连读人数*多(13人),其次是会计学院和法学院(各12人)。

值得注意的是,商学院、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国家财经战略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仅录取1名推免博士,显示出博士招生的高度集中与筛选严格。


02/
央财近年录取数据对比
BAOYANLU BAOYANLU


2024年中财推免共录取855人;2025年增长到901人;到2026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019人。三年间,整体扩招幅度接近 20%。


工作簿1_Sheet1.png


而在结构上,硕士一直是主力。2024年硕士生752人 → 2026年968人,三年增加216人;博士(含直博与硕博连读)人数从103人降至51人,占比明显收缩。


也就是说,中财的推免策略正在追求“稳”:博士招生趋于谨慎,硕士名额大幅扩容,重点仍放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点此测一测你的保研院校)


27d90a3251d060234327709f659fef3.png


从2023到2025年,中财推免总规模持续增长。但细看不同学位类型,方向截然不同:硕士端整体稳定增长,连续三年保持扩招态势;博士端出现明显收缩,尤其是直博名额减少近6%;逆势增长的是硕博连读,三年上涨超16%。


如果把中财的推免结构画成一座金字塔:*下层是不断扩招的硕士群体,支撑学校整体人才培养与科研生产力;中层是上升中的硕博连读生,他们是科研成果与建设的主力;塔尖是收紧的直博生,少而精,承担顶级科研与战略任务。这意味着——中财的推免体系,正在从“数量扩张”进入“结构优化”的新阶段。


ps:扫码关注公众号,回复【888】获取《社科&理工论文写作模版》,小白也能轻松上手论文写作!

图片


对于未来想冲刺中财的学生来说,如果目标是硕士,专硕依然是*稳妥、*现实的主流方向;如果目标是博士,硕博连读是更具可行性的通道;而直博,正在变成少数学生才能拿下的稀缺资源。(点此测一测你的保研院校)


03/
中央财经大学热门院系分析
BAOYANLU BAOYANLU


01
金融学院




金融学院2026届拟录取推免研究生共199人,其中硕士186人,直博及硕博连读13人,相比2025年录取188人略有增加。

从结构上看,金融学院继续保持“专硕为主、学硕精挑”的招生格局。具体来看,金融学院下设的四个主要方向录取情况如下:


4c2e45c3217fb6c46455d01cd9b0956.png


可以看出,金融专硕依旧是主力军,录取人数较去年增加16人;而学术型硕士则略有缩减,整体录取比例趋严。金融科技与金融工程方向仍保持小规模培养,竞争强度高、对申请背景要求严格。


金融.png


1
学术学位(金融学、金融科技/工程)


金融学院学术学位项目的选拔,采取“笔试 + 综合面试 + 成果宣讲”相结合的方式。(点此测一测你的保研院校)


笔试内容:

1、金融学、金融工程方向:金融学基础(含金融学、公司金融)

2、金融科技方向:数学(含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
3、笔试不指定参考书目,题目偏研究导向,综合考查经济学思维与数学逻辑能力。


面试环节:

1、包含专业基础、科研潜力及英语能力考核

2、需提交科研论文(约1万字)或研究成果

3、需准备一份7分钟以内的学术成果展示PPT





考核整体流程较为严谨,导师普遍关注申请人是否具备独立科研意识与清晰的研究兴趣方向。在历年考核中,英文问答比例较高,尤其在金融科技方向,老师会要求用英语介绍项目或论文。


2
专业学位(金融)


金融专硕的推*考核主要包括“笔试 + 综合面试”


笔试内容:

1、金融(金融科技方向、资产管理与量化投资方向):数学(含高数、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

2、金融(其他方向):金融学基础(含金融学、公司金融)
3、不指定参考书目,但整体难度略高于往年。


面试内容:

1、重点考察金融逻辑、思维敏捷度与英语沟通能力

2、常见问题包括市场分析、投资逻辑、金融模型应用等
3、部分面试环节会要求考生结合本科项目或实习经历,现场进行案例分析。





整体氛围相对理性,老师普遍亲切,会根据简历内容展开追问。


保研迷茫🤔,不知如何努力?

点击一键测试👇👇

生成属于你的个性化【保研规划报告】!


图片


小录建议:


1、科研导向明显

学术型硕士录取趋严,论文和成果展示几乎是必备项。建议提前准备1万字左右的论文或研究报告,选题*好与经济、金融热点相关,如货币政策、资本市场风险管理、金融科技监管等。


2、 专硕要重视数学与实务结合

尤其在金融科技与量化方向,数学功底与数据分析能力是关键。建议多复盘高数、概率论知识,同时熟悉Python或R语言的基本操作。


3、水岭

无论学硕还是专硕,面试中均有英语问答环节。建议提前准备英文自我介绍、项目讲解以及专业词汇积累(如risk management、monetary policy、financial model等)。


4、个人陈述与简历要突出科研思维

相比单纯罗列竞赛或实习,导师更看重“你解决了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得出了什么结果”。建议在个人陈述中加入一两个具体案例,让你的科研经历有故事、有逻辑、有结果(点此测一测你的保研院校)


02
会计学院



会计学院2026届拟录取研究生共135人,其中硕士123人,直博及硕博连读12人。相比2025年的139人略有下降,呈现出“学硕小幅收紧、专硕稳中微减”的趋势。


b47366e1942aa2aae9883cdf2486c71.png


1
学术型硕士(会计学)


学硕以研究能力与理论基础为核心,考核内容更偏向学术研究与科研潜力。面试中老师会就研究兴趣、论文选题、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工具使用等展开深入提问。例如:“你认为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可以如何建模?”、“若你研究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会使用哪些实证方法?”





整体难度较高,英文提问比例明显上升,部分问题要求用英文介绍研究思路或论文内容。



2
专业学位硕士(会计)


专硕方向考核更偏实践与综合素养笔试题型以财务会计、成本管理、审计、公司理财等为主,面试中老师会结合简历经历,追问实习项目、课程项目或案例分析。例如:“你在实习中遇到的审计取证难题是如何解决的?”、“预算管理中如何平衡成本与绩效?”





老师整体态度较亲和,但问题范围较广,需要有良好的表达与反应能力。(点此测一测你的保研院校)


小录建议:


1、科研准备要走在前面

会计学院的“科研潜质考核”时间长达25分钟,足见重视程度。建议提前准备一篇学术论文或调研报告,主题可围绕会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盈余管理、审计监管等领域。可结合本科课程论文或科研项目,练习7分钟内清晰讲述“研究问题—方法—结论—局限”。


2、 基础知识要扎实复盘

笔试内容不指定教材,但重在理解会计准则与管理逻辑。建议回顾中级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与审计四门核心课程,梳理关键概念与经典题型。


3、自我介绍别空洞

重点突出科研经历、项目成果与学习思维,少说“兴趣爱好”、“热爱会计”,多讲“我解决过什么问题”、“我用什么方法分析数据”。如果有CPA、ACCA等证书,通过*科目可简要提及,但不要堆砌。


4、学硕与专硕定位不同

学硕偏科研、专硕偏实务。若科研经历不足但实习丰富,选择专硕更具性价比;若已有论文或科研项目成果,可尝试冲击学硕。


03
财政税务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2026届拟录取推免研究生共83人,相比2025届录取79人略有增加。从专业分布看,学院整体呈现“传统学硕收紧、应用型专硕稳定提升”的趋势。(点此测一测你的保研院校)


6ab0bc2c424cc8d49b436c01615575f.png


可以看出,2026年财政学与税收学学硕招生名额显著减少,而资产评估和税务两大专硕方向扩招明显,尤其是资产评估方向录取人数增长近三成,成为本年度增长幅度*大的专业。


784def780cda7fa767c81a32daad82a.png


1
学术学位硕士(财政/税收学)


这两大方向依旧是学院的学术中坚力量。面试中导师往往紧扣学术研究与政策分析,考查学生对财政体制、宏观政策、税制改革与实证方法的掌握情况。


常见问题包括:
“如何理解地方财政收入与转移支付之间的关系?”、“当前增值税制度改革对企业行为有何影响?”、“如果研究地方债务问题,你会选择怎样的研究思路?”





面试整体学术氛围浓厚,对政策敏感度、理论逻辑和实证思维要求高。


2
专业学位硕士(税务、资产评估)


两大专硕方向更注重实务与应用能力。税务方向问题多围绕企业涉税实务、个人所得税、营改增政策分析等;资产评估方向则考察会计准则、评估方法与估值模型的理解。


部分导师会结合实际案例提问,如:
“企业兼并中如何确定商誉价值?”、“在个人所得税改革背景下,税负公平性如何实现?”





整体面试氛围亲切但节奏快,需要考生具备良好的反应速度与表达能力。


小录建议:


1、PPT展示是破局点

财政税务学院历年来*看重科研展示。建议准备一份10页以内、逻辑清晰的展示PPT,内容聚焦科研项目或学术论文,可从“研究背景—问题—方法—结论—政策启示”五部分展开。切忌堆砌文字,重点放在问题逻辑与个人思……。(点此测一测你的保研院校)


2、 抽题题库广、重逻辑

财政类专业测试多为理论+案例结合,随机性强。建议熟悉《财政学》《税收学》《公共经济学》《财税体制改革》等主干课程知识,尤其要能在短时间内讲出逻辑、说出观点


3、外语环节不能轻视

钟,多为日常及专业问答,如自我介绍、研究主题、财政政策理解等。建议提前准备两份英文稿:一份学术型(介绍研究方向),一份通用型(自我介绍+兴趣)。


4、资产评估方向机会明显增加

今年资产评估专业录取人数上升6人,显示出学院对该方向的倾斜趋势。对于本科为会计、金融、财管等专业的同学,是一个相对竞争压力较低、含金量高的选择



04
经济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26届拟录取推免研究生共62人,相比2025年的仅25人,录取规模几乎翻倍。


其中,
数字经济专业是新设方向,拟录取人数达到50人,成为学院扩招主力。


1930fcc265ac23a408113a1a3f2017e.png

1
学术学位硕士(经济学大类、直博)


学硕与直博项目笔试内容*全,考查经济学理论与定量分析能力


面试中导师会重点问及:“如何理解一般均衡与市场失灵?”、“你认为当前中国的宏观调控面临哪些挑战?”、“如果做计量研究,变量选择与内生性问题如何处理?”整体难度偏高,适合具备扎实经济学功底和科研兴趣的考生。





面试风格偏研究导向,考官常追问思路逻辑,强调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力。(点此测一测你的保研院校)


2
专业学位硕士(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专硕是本届*大扩招方向,面试重实践与数据分析能力


常见问题包括:
“你如何理解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在数字平台经济中,算法推荐会带来哪些经济学问题?”、“请举例说明你在课程或项目中如何使用Python或Excel进行数据分析。”





该方向更关注技术应用与分析思维,老师整体态度亲和,但问题跨度大、节奏快。


小录建议:


1、笔试题量大、逻辑性强

建议在复习时聚焦四大核心科目:微观、宏观、计量、政治经济学。
重点不是刷题,而是理解模型背后的逻辑与假设条件,能说清楚“为什么”。


2、 面试注重思维与表达

经济学院老师喜欢听到有思考的回答。无论学硕还是专硕,答题时建议使用三段式结构:观点—原因—举例。如遇追问,不慌乱,延伸自己的逻辑链即可。(点此测一测你的保研院校)


3、研潜质展示要具体

对于学硕生,可以简述一段你曾做过的经济研究、数据分析或论文主题;对于专硕生,可结合实践项目谈如何运用经济学工具解决现实问题


4、数字经济是潜力股方向

今年录取人数*多,竞争也*激烈。建议本科为经济学、金融、统计、数学或计算机背景的同学重点关注,提前准备数据分析与编程能力展示(如Python、Stata、Excel),能显著加分。


小录说


中财今年推免数据告诉我们:扩招是真的,但竞争缓和是假的三年录取总人数增长近20%,看起来机会变多了;但细看结构,博士名额腰斩,热门院系集中,真正变多的,是竞争密度。专硕成为*稳妥的主流方向,学硕要求持续拔高,直博几乎只留给硬核学术型人才所谓“捡漏”、“混入”、“广撒网”越来越行不通,浪潮退去,真正能留下的,是那些从一开始就做对准备、规划好上岸路线的人。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注册为咨询师👇

领取大额现金红包,

抽iPhone17等上岸大礼!





保研干货

导师不喜欢哪种学生?

保研,学生思维要不得

保研被鸽该怎么办?

哪种同学不适合保研?

985学生为何会下保?

保研加分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四六级答案已出,多少分保研才够用?

竞赛+论文成保研关键!

保研论文这样写,包优秀的!

保研资格的隐形天花板?

院校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入营+1!

武汉大学优营有效!

浙江大学:7月开启预推免!

南京大学9月前不办夏令营!

南京大学:保研“默拒”之王!

保研夏令营

招生资讯+48!哈工大*9...

保研资讯暴增373!清华*10...

招生资讯+80!清华+复旦...

夏令营暴增+386!清华*2+北大*9...

保研招生+69!清华*4+复旦...


文书、面试资料

简历模版

个人陈述

 研究计划

保研推荐信

联系导师

中英文自我介绍

*证明材料

自我介绍PPT

压力面19问


-END-


点击关注保研录

获取最新保研资讯及更多干货



图片
点击
名片关注
·踏上学校之路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