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活动 985保研名额逐年递减?莫慌!保研录给你说道说道

985保研名额逐年递减?莫慌!保研录给你说道说道

保研资讯
2025-05-28

历年保研政策是讨论的焦点,一旦政策出现细微调整,保研之路有可能变得险象环生,导致三年来的辛勤付出化为乌有,甚至原本稳操胜券的保研资格也可能岌岌可危,沦为边缘人。保研政策的实时变动,一直是保研录关注的重点,提前帮保研同学扫清障碍,给予正确的辅导。2025年保研夏令营尚未大规模启动,但关于今年保研政策可能变动的传言已甚嚣尘上,让人心生忧虑!莫担心,保研录带你一探究竟。

哪些院校的保研政策有变?

保研录


近日,网传称山东大学2022级学生的保研政策或将作出调整,计划取消竞赛、论文等单列的保研名额。目前,尚不清楚这一变动是否会对普通保研名额产生影响。然而,倘若单列名额的取消导致普通保研名额被挤占,那么山东大学常规的保研竞争无疑将更为激烈。更何况,去年该校就已出现过将部分普通保研名额分配给专项计划的情况


d6f40060657ac57aa3f2679321009ce6.png

保研录

在此之前,南京大学法学院就曾有消息流出,称该学院的保研名额未来或将逐年缩减,直至降至总名额的35%。与此同时,南大新闻传播学院也传出类似风声,其保研名额甚至可能降至20%以下。众人纷纷猜测,保研名额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缩减趋势,或许是为了将这部分减少的名额调配至苏州校区使用。


保研录

保研录

保研录

无论是南京大学还是山东大学,近期都显现出普通保研名额可能减少的迹象。那么,保研名额究竟由哪些部分构成呢?又为何单列名额与专项计划会对普通保研名额的增减产生影响?接下来,保研录将带你深入剖析普通保研、专项计划以及单列名额之间的内在联系。

保研名额都有哪些类别?

保研录


普保

概念:普保即普通推免生计划,是指基于学习绩点和综合素质的常规选拔方式,学生需参加学院内组织的选拔(笔试或面试或二者结合),按保研政策要求将学习状况、四六级分数、科研竞赛加分、选拔测试状况按比例计算综合状况,根据最终排名选拔。此处不包含研支团、专项计划等指标。

特征:以学习状况为核心,结合英语水平、科研竞赛成果等综合表现,选拔标准透明且竞争激烈,是保研er们基础的获得保研资格的途径,在保研名额构成中的数量占比较大。

专项计划

概念:这类保研名额是专为特定领域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或特殊需求项目而设立的,其核心目标在于定向培养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例如,工程硕博专项计划、国防科工补偿计划等均属于此类。除此之外,部分院校还会根据自身的保研政策,额外设置一些特殊计划,如科研创新类项目。

特征:此类保研名额通常由教育部直接下发至相关院校,具有明确的政策导向性。一般不占用普通保研名额,独立于常规保研体系之外,体现了其专项性和特殊性。申请条件较为特殊,往往要求申请者具备与项目相关的专业背景、科研能力或实践经验,并非所有保研学生都能满足申请条件。此类保研名额并非所有院校都设有,而是根据院校的专业特色、科研实力以及国家需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支教保研

概念:支教保研是指高校选拔部分优秀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地区基层中小学开展为期1-2年的支教服务,服务期满后经考核合格者可直接获得本校或合作院校的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即保研)。

特征:由教育部直接划拨至试点高校,独立于普通保研名额体系,不占用常规推免指标。获资格学生仅限保研至本校,不可跨校申请。具体院校名额分配情况可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网"

强基计划

概念:强基计划是指高校针对强基计划学生实施的一种保研机制,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业并满足一定条件后,可免试进入本校研究生阶段学习,实现本研贯通培养。

特征:强基计划的名额由教育部专项核定并下达至各试点高校。该计划采用本研贯通的培养模式,旨在为关键领域培养基础科目拔尖人才,通常情况下,强基计划在高考结束后启动报名流程。不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强基转段补录的情况,在此提醒各位同学,务必及时关注本校发布的强基转段相关通知,以便及时掌握最新动态。

保研政策变化,对普保名额有何影响?

保研录


根据山大公示的保研名额配比构成,保研录发现山大的整体名额中列有科研创新,素质拓展等字眼,在山大的推免政策中,也有相关规定:“对综合素质突出的同学适当奖励推免计划”。

保研录

小红书帖子中提到的竞赛单列,就是上述情况,是与普通保研分开的指标。


保研录

而在山大去年的保研中,就有不少同学反馈因为要给工程硕博、集成电路等专项计划让步,所以大部分学院的普保名额基本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减。

保研录

保研政策变动,保研率到底是增还是减?

保研录


保研录分析,在暂不考量 2025 年普通保研(普保)名额是否增长的前提下,仅聚焦于普通保研、单列名额以及专项计划之间的名额变动情况,存在以下两种主要可能性:

单列名额取消后的分配调整

当相关政策调整导致单列名额取消时,存在两种分配走向。

纳入普保名额:若往届单列名额被纳入普通保研名额范畴,普保保研率的预测计算公式为(A+B)/C。其中,A代表上一届的单列名额数量,B表示上一届的普通保研名额数量,C为当届毕业生总人数。在此情形下,普保保研率将呈现上升态势,但整体保研率(即获得各类保研资格的学生综合人数与毕业生总人数的比值)将保持稳定。

不纳入普保名额:若往届单列名额取消后未被纳入普通保研名额,普保保研率的预测计算公式则为 B/C,即直接从计算基数中剔除上一届的单列名额数量 A。这将导致能够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综合人数减少,整体保研率下降,普通保研赛道的竞争激烈程度进一步加剧。

然而,具体的名额分配方式仍需严格依据学校制定的详细名额分配细则来确定。以山东大学为例,该校现行的保研加分政策规定,学生的综合状况由平均学分绩点和综合素质分两部分构成,其中综合素质分满分为 10分。保研录提醒你,这意味着,即便单列名额取消,同学们仍可通过参与竞赛、发表学术论文等途径获得相应的综合素质加分。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单列名额的取消,保研竞争的激烈程度相较于以往将显著提升。

专项计划对普保名额的持续挤压

若延续去年的趋势,专项计划持续挤占普通保研名额,那么普通保研名额将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在此情况下普保保研率的预测计算公式为(B-D)/C,其中D为专项计划所挤占的部分名额数量。随着普保名额的减少,普通保研赛道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面对不明确的变动,保研er该如何应对?

保研录


对于怀揣坚定外保信念的同学而言,若想在保研征程中脱颖而出,当下紧要的任务便是全力提升个人实力。这意味着要精心筹备夏令营与预推免活动,在备考过程中注重经验的总结与反思,通过不断复盘来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应试策略。

在当下外保竞争白热化的形势下,个人实力的提升无疑是制胜的关键。这要求同学们在专业知识领域深耕细作,力求做到融会贯通;在科研成果方面积极进取,争取产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同时,也不能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从而在外保的激烈角逐中占据有利地位。

当然,如果同学们评估后觉得外保上岸的难度过高,也不必灰心丧气。此时,可以考虑将本校作为保底选择,同时关注外校的新型专项计划或小众冷门专业等相对竞争较小的“价值洼地”。不过,在选择这些路径时,务必深入了解其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以及就业前景等关键信息,权衡利弊后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

保研录提示

面对保研征程中难以预料的种种变化,保研er们务必稳住心态,保持冷静与理智的头脑。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包括学业绩点、科研潜力、实践经验等多方面因素,量身定制一套科学合理的保研策略。此外,保研录提醒各位同学,还需积极整合并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与平台,如参与学术讲座、科研项目、实习实践等,以此全方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竞争力。唯有如此,方能以不变之姿从容应对万变之局,在保研的激烈竞争中披荆斩棘,最终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